第475章 一路向西_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
书包网 > 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 > 第475章 一路向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75章 一路向西

  “好!”方明华回答的很干脆:“开上我新买的车,咱们周游一圈。”

  “这主意好啊,那我回去安排安排,争取早日出发!”

  晚上宋棠棠回到家,方明华就说起自己想和赵红军开车回当年插队的地方看看。

  “哎你别说,现在西京城乱糟糟的,我也想出去转转。”宋棠棠说道。

  “那要不?我们一起?带车方便。”

  “我可舍不得孩子算了,你和红军去吧。等今年下半年我要去趟美国。”

  “看望丽丽?”

  “对,今天我二姨也来我家,我们商量好了,等秋天凉快些就出去,我还要带上两个孩子,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。”

  哎

  真是个好妈妈,到哪里去都想着孩子。

  “行。那你现在就得准备护照之类,小孩子也需要护照的。”方明华提醒道。

  “我知道的。”

  方明华就开始做好远行的准备工作。

  药品、现金、交通地图、衣物、拖车绳、甚至灭火器、帐篷.既然带点自驾游的行式,准备妥当为好。

  中途还去了一趟西大,和校方签署了合同,方明华被聘为西大文学院的客座教授,任期三年,报酬以每堂课计算,每堂课50元。

  他还不忘记去工地上转了一趟,自己的小楼主体已经建好,下一步就是走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。

  5月13日一大早,方明华告别妻子,开着自己新买不久的陆地巡洋舰到许士庙街去接赵红军。

  赵红军提着一个旅行包很潇洒上了车,坐在副驾位置上。

  “明华,这越野车坐着就是舒服,比我那辆皇冠强多了,回来后我也买一辆!”

  “这玩意,坐着是不错,但没有皇冠开着有面子喽。”方明华笑道。

  的确,这年头还没有SUV的说法,而且越野车在城市里不太流行,远远没有皇冠、红旗之类看上去气派威风。

  “这倒也是.”赵红军点点头。

  开车不讲究面子,开什么车?

  两人说说笑笑,小车沿着莲湖路向西,路过三桥,上了310国道。

  方明华他们插队的地方是甘省白音一处偏僻的农村,要先到兰州。

  这年头从西京到兰州还没有高速公路,有两条国道可以到达,北边是走312国道经过平凉、定西再到兰州。

  南边是走310国道经过宝鸡、天水,然后兰州,再从从兰州拐向北沿着109国道到达白音。

  方明华他们决定去的时候走南边的310国道,回来的时候走北边的312国道,反正是玩呗。

  两人沿着国道换着开车,路过宝鸡方明华提议去法门寺转转。

  “明华,你这游山玩水的,是不是准备写游记?来个什么《西行漫记》?”赵红军开起玩笑来。

  “有可能,不过这里值得来看看,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.咱们也去静静这颗被俗世蒙尘的心。”方明华开着玩笑车拐进了一条县道。

  八十年代的法门寺远没后世那么金碧辉煌,什么佛文化景区、合十舍利塔、佛光大道、朝圣广场都没有,只有一座宝塔还是前两年修复不久。

  但方明华觉得佛的味道现在要浓些,或许因为没有后世那股浓浓的商业味的缘故?

  法门寺的地宫已经被发现,以及里国内现存唯一的佛指骨舍利和数千件珍奇异宝。

  方明华买票进入地宫,有幸看到了舍利子,据说是释迦摩尼的真身指骨舍利

  但他们确实没看到什么特殊之处。

  又在宝鸡吃了碗岐山臊子面,走走停停,到天水还去麦积山转了圈,在市区方明华还专门吃一顿了麻辣火锅。

  这味道.其实和西京的差不多。

  第三天中午才赶到兰州。

  按照方明华他们的打算,是要在兰州住一晚,第二天去一趟兰州大学。

  82年初,方明华曾经去兰大查资料,应学校中文系主任柯杨的邀请,还讲过一堂关于意识流写作的课程,听说柯杨现在还在兰大中文系当主任,所以想去拜访拜访。

  结果,刚进入市区就被游行的队伍堵住,方明华他们只好停车随便找了個店吃了各自吃了碗牛肉面,连城也不进了,继续赶路。

  沿着兰州边缘,跨过黄河大桥拐进109国道,距离市区越远,周围的景象越发显得荒凉,远处是光秃秃的山,近处村落,房子依旧低矮。

  还好,春小麦已经播种,虽然看上去稀稀拉拉的,但给这灰黄的大地增添了一抹绿色。

  “哎这十多年过去了,感觉这里没啥变化。”赵红军看着周围景象忍不住感叹道。

  “也不算是吧。”方明华边开车边笑着说道:“你看看这路,起码比以前好走许多。”

  “那也是,虽然是国道,以前也是坑坑洼洼的。”

  从兰州到白音市区大约有八十公里,方明华开车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到达白音。

  已经是夕阳西下。

  找个酒店住下,又吃了当地的特色水川长面,据说当地民俗中一直以来所认同的“常来常往”之意。再配上凉拌黄瓜丝、胡萝卜丝等几个小菜,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。

  第二天一大早,方明华在县城一家百货商场,买了一大堆礼品,什么人参蜂王浆、饼干、罐头之类。

  不是自己吃而是送礼。

  到了村子,好多认识的人家,不能空手去吧?

  他们继续沿着217省道赶路,不过这次是赵红军开车。

  方明华他们插队的村是白音西北方景台xian的一个叫板凳村的村庄,这里已经靠近内蒙。

  五月份的早晨,大西北还是比较凉爽的,赵红军边开车边哼起了一首民歌:

  “你担上担担子我呀抱上的娃,

  我呀抱上的娃,咱夫妻呀的二人呀要摘棉花,

  咱夫妻呀的二人呀要摘棉花

  歌声悠扬。

  “你这好像是静远民歌吧?”方明华听了会试探问道。

  “对,难道你忘了!咱们插队的时候,不是唱“”到农村去到边疆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革命歌曲,就是唱民歌。”赵红军说道。

  方明华听了点点头。

  “咱们知青里,唱歌最好算是申城来的罗红梅,那声音软软的简直好听的不得了,人也长的漂亮,身材又好,去年我去申城出差,打听到她的单位,还约出来吃了一顿饭。”

  “现在她怎么样?”

  “哎差点认不出来了,胖了许多,这腰啊跟水桶一样粗,不过声音没多少变化。”

  方明华听了差点笑出来。

  他隐隐记得,插队的时候赵红军对罗红梅好像有那么个意思。

  “也不知道卢教授现在怎么样?他回沈阳老家后再也没联系过,一个大学教授教下放到农村,教小学生,实在是太屈才,不过那课讲的确实好啊。”

  赵红军继续回忆。

  赵红军说的卢教授,原来是东北大学一名教授,特殊年代下放到甘省景台的的一处五七干校,后来板凳村缺老师,就让卢教授到村小学当老师,一干就是十年,一直到七八年后政策落实以后才回到沈阳。

  方明华发现越靠近插队的地方,赵红军变得多愁善感。

  汽车并没有进县城,而是直接往板凳村,这里已经接近腾格里沙漠边缘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bw123.com。书包网手机版:https://m.sbw123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